新快报讯 3 月 11 日," 三棵树杯 " 第九届全国大学生化工安全设计大赛决赛暨化工安全教育论坛在华南理工大学举行。从全国 168 支队伍中脱颖而出进入决赛的 8 支高校队伍各显神通,进行最后的角逐,最终,四川大学代表队获得特等奖,华工等 3 所高校获得金奖。
校企合作 探索化工安全复合型人才培养新模式
我国的化工产业产值占全世界的 40%,但化工生产过程复杂,做好化工安全生产工作,防范化解危险化学品重大安全风险、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关系着社会长治久安、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然而,当前我国高校在化工行业安全人才培养方面存在教材陈旧、与生产实践衔接不够,部分高校完全没有相关专业甚至课程的问题。因此,强化高校化工类专业学生安全知识的学习和掌握、加快安全生产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尤为迫切,深化化工安全人才培养机制改革任重道远。
在这样的背景下,华南理工大学在中国化工学会指导下,承办全国大学生化工安全设计大赛暨化工安全教育论坛,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知识运用的舞台,还积极邀请相关化工企业的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方面的专家,就国内外先进的安全工艺技术及经验进行交流,一方面协助国内高校积累工程技术培训经验,另一面提高行业整体工程技术水平,进而共同实现高校与企业的社会责任。
以赛促践 校企共商化工安全人才培养需求
本次活动旨在搭建一个供政府、企业、高校等就化工安全技术及化工安全人才教育进行经验分享交流的开放平台。吸引了来自天津大学、四川大学、中南大学、湖南大学、南京工业大学、中国石油大学等高校的多支队伍报名参赛。
活动采用 " 线上 + 线下相结合 " 模式进行,进行答辩展示和分享评审。决赛评委大部分由出席论坛的企业资深安全技术及管理专家担任,他们以自己在安全领域多年的工作经验为支撑,对参赛学生作品存在的问题给予专业性的点评,以此强化学生的安全意识,将所学与实践相结合,形成安全生产的观念。来自华南理工大学的参赛队员梁誉丹表示:" 很庆幸有这样一个机会,使我们对化工安全有一个更清楚的认识,也使我们意识到自己作为一名未来的化工工程师对化工安全应负的责任。"
论坛上,多位企业首席专家、高级专业主任工程师结合自身的工作经历及所在企业的实际情况,就各自在化工行业安全生产上的独到经验、先进做法与业界、高校进行分享,共同探讨安全工艺最新技术,拓展学生行业视野。活动中,高校嘉宾及决赛评委上台就 " 高等教育如何应对化工安全人才培养的需求 " 进行主题访谈研讨,使学生对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有进一步的了解,为学生今后的发展指明方向,也为高校在培养适合企业需要的化工安全人才方面提供了许多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全国大学生化工安全设计大赛决赛结果
采写:新快报记者 王娟 实习生 龚淑彬 通讯员 佘建伟
图片:新快报记者 龚吉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