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浙江舟山的腾女士称
去年 9 月份在某直播间下单买的被子,
这几天刚拿出来给儿子盖。
孩子盖了几天总觉得身上刺挠,
剪开发现被子里面全是头发。
3 月 1 日,
腾女士收到厂商解释称,
被子里的毛发系驼毛,
比较硬,
夹在两层纤维中间,
没包裹住钻毛了。
双方已消除误会,
厂商说再发一条被子,
被腾女士拒绝了。
" 忽悠式 " 直播带货
直播间出 " 坑货 " 事件时有发生。
除了质量良莠不齐,
售价也忽高忽低。
记者调查发现,
不仅是手机,白酒、手表、电子产品、
茶叶、保健品等各类产品,
直播带货过程中均存在大量所谓
" 让利促销 "" 地板价 "" 骨折价 " 的情况。
有的直播带货现场,
还有一位所谓的厂家人员,
与主播一人唱红脸一人唱白脸,
让很多消费者产生 " 买到就是赚到 " 的错觉。
2 月 27 日晚,
在某短视频平台,
一位主播正在直播间销售白酒。
在介绍一款酒时,
厂家人员称这款酒在商超售价一瓶 600 多元,
给代理商的价格在 260 元至 290 元之间;
接着,主播向厂家人员 " 疯狂 " 砍价,
最后以 99 元一瓶的价格上链接。
其间,
厂家人员不停念叨:
这个价要亏本。
主播则表示
只卖 2000 单给粉丝福利。
很快,
这款酒被抢购一空。
然而,
记者在其他平台查询到,
这款酒每瓶售价仅六七十元。
在另一家短视频平台,
一位主播正在直播间推销一款
" 贵州 ××× 浓香型 " 高度白酒。
主播多次碰瓷 " 茅台酒 ",
称这款酒是凌驾于 " 飞天茅台 " 之上的纪念收藏酒,
出厂价一箱 3000 多元,
现在直接让利粉丝,
一箱 ( 6 瓶 ) 只要 398 元,
每瓶仅 66 元。
" 全场最优惠 "?违法!
" 全网最低价 "" 今天在我直播间入手最划算 "
" 某电商旗舰店卖 5000 元到我这儿只要 800 元 " ……
忽悠式直播带货何时休?
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教授段威说:
" 主播在直播间宣称‘最优惠’‘全网最低价’等行为,
明显与事实严重不符,
纯粹是忽悠甚至欺诈消费者,
属于违法行为。"
他解释说,
这些行为不仅与民法典
关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诚信原则等
规定相背离,
也违反了电子商务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网络直播营销管理办法 ( 试行 ) 》等
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
" 电子商务法明确,
电子商务经营者应当
全面、真实、准确、及时地披露商品或者服务信息,
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商家忽悠式直播带货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秩序。
同时,
上述直播行为如构成商业广告,
也违反了广告法
关于广告不得使用‘最高级’‘最佳’等绝对化用语的规定。"
平台应担责
在北京国双律师事务所合伙人衣海宾看来,
根据《网络直播营销管理办法 ( 试行 ) 》的规定,
直播营销平台应当
对违反法律法规和服务协议的直播间运营者账号,
视情采取警示提醒、限制功能、暂停发布、
注销账号、禁止重新注册等处置措施,
保存记录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
但目前直播营销平台对此现象
仍缺少投诉、监督机制。
一方面,
可能很多消费者遇到这种情况
没有积极投诉维权;
另一方面,
接到投诉后,
直播营销平台也可能没有采取积极措施。
" 谁来监督和处罚直播平台的消极行为,
需要在立法及网络直播管理规范层面
作进一步完善。"
他建议直播平台
将严重违法违规的直播营销人员
及因违法失德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人员
列入 " 黑名单 ",
并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
各部门应加强联动,
依法加大查处直播营销违法行为,
强化信息共享与协调配合,
提升监管合力。
还要加大案件查办力度,
发现违法行为涉嫌犯罪的,
应当及时将案件移送司法机关。
消费者要理性消费
专家提醒,
消费者要擦亮眼睛。
衣海宾说,
消费者应当理性消费,
避免冲动性消费,
可以在多个平台进行对比后下单;
要谨慎选择直播平台,
尽量在官方旗舰店购买商品;
另外,
不要盲目追星,
对于明星直播带货也要多观察、多比较;
购物后留好购物凭证等相关证据,
以便发现问题后积极维权。
你在直播间遇到过 " 坑货 " 吗?
评论区说说↓↓
监制 | 唐小山
编辑 | 陈艳欣
审校 | 瑞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