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特估的由来
内容精炼
中特估,即为中国特色估值体系。广义的中特估公司,通常指的是央国企为主要股东的上市公司。这一概念最早来源于证监会主席易会满在2022 年11月21日的金融街论坛年会上提出的概念:“深入研究成熟市场估值理论的适用场景,把握好不同类型上市公司的估值逻辑,要探索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估值体系,促进市场资源配置功能更好发挥”。
2022年12月2日,上交所发布的《中央企业综合服务三年行动计划》中提及“服务推动央企估值回归合理水平”、“央国企重估是中国特色估值体系的重要一环”等等。
2023年3月的国资委会议中,对国有企业对标开展世一流企业价值创造行动进行动员部署,并在两天后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等内容。
自此,中特估概念应运而生,为央企、国企带来巨大的想象空间。
而中国特色的估值体系有什么特别之处呢?与传统估值不同的是,中特估体系减少了对企业盈利能力本身的关注,反而更注重盈利能力、经营效率的改善问题。根据国资委对2023年上市央企的发展目标来看,经营目标从2022年的“两利四率”变成了2023年的“一利五率”。相比成长性较高的企业而言,国企和央企的优势在于稳定的盈利能力,国资委发布的《提高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质量工作方案》中,也继续表态支持央企“制定合理持续的利润分配政策,鼓励符合条件的上市公司通过现金分红等多种方式优化股东回报”等等。因此,扩大分红、派息比例,也成为了国企、央企估值重塑的主要路径之一。
本文由浙江浙商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编写,未经浙商资管事先书面同意,不得更改、传送、复印、复制或派发本文的全部或任何部分。本文所采用的数据均来自合法、合规渠道,分析逻辑基于作者的职业理解,通过合理判断得出结论,研究过程及结论不受任何第三方的授意、影响。本文所载的资料、工具及材料只提供给阁下作参考之用,不应被视为销售或购买或认购任何证券或其它金融产品票据的要约。以往的表现不应作为日后表现的显示及担保。本文所载的资料、意见及推测仅反映浙商资管于最初发布本文日期当日的判断,可随时未经通知而调整。本文所述观点可能不符合阁下特定的投资目标或投资需求,阁下并不能仅依赖本文而取代行使独立判断。因使用本文或其内容而导致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浙商资管不承担任何责任。
2023和百万基民在、精准解读,尽在本站财经APP